华夏铸就>穿越历史>混在大明搞社团 > 第七十八章 坚壁清野,决战沈阳
    他们都是本地军户,这里一共两千户军户,是铁岭卫两个千户所,实际数量不详,卫所军户逃亡是普遍现象,懿路城周长四里,基本上也算一个不小的要塞,但这些世袭的军官实际上都已经地方豪强化,他们是舍不得自己产业的,宁可投降建奴也舍不得走。

    这都是金玉和的预备队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之前这里并没丢。

    如果李如桢弃懿路,那么就是再一次失地了。

    “弃,必须得弃,咱们就这点能打的士兵,都督准备用多少人守?这样一座城至少两千人才有可能,那么还剩下多少人守沈阳,咱们不就眼下这五千还能打仗的,就这还有一千得还给贺世贤,难道回沈阳您靠那些壮丁?

    不但懿路城必须得弃,后面的蒲河城也得弃,附近各堡同样拋弃,把所有兵力部收缩到沈阳死守。另外把各城百姓也统统收入沈阳,把所有物资部带走,带不走的直接点火烧,而且立刻就得走。野猪皮没有粮食,开原铁岭的粮食都没了,再把这些城堡的物资清空,让他得不到一粒粮食。这时候浑河还没封冻,足以将野猪皮阻隔北岸,打不开沈阳他就抢不到粮食,最多几天时间他就得撤退。

    但他的第一波攻势也必然是最凶猛的。

    守懿路挡不住他。

    五万建奴四面围攻,日夜不停轮番进攻,两千守军累也累死了,蒲河城也一样,咱们就算回沈阳也只能坐视,最后徒然耗费宝贵的堪战士兵,还给野猪皮提供了一定补充,就统统抛弃放他去攻沈阳,然后咱们集中精锐守沈阳,等野猪皮粮尽撤军,咱们再反击将各城重新收回。

    李家生死存亡就看这一战了。

    只要打退建奴您就是这辽东第一功臣,那时候再以年老受伤上书,基本上就可以回京城养老了。”

    杨信说道。

    那备御还在苦苦哀求,但李如桢已经完被杨信控制思维,才不会管这样抛弃懿路,对他们这些地方土豪造成的损失呢!他在这里又没有可以留恋的,话说他可是在京城待了近四十年,他连口音都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紧接着李如桢下达弃城命令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懿路城内及外围几个堡垒部清空,建奴因为追的筋疲力尽已经在铁岭停下,无论野猪皮如何恨不能立刻把杨信抽筋剥皮,他也不可能让自己的骑兵一天一夜持续不断狂奔三百里。实际上追到铁岭的也只有少量建奴精锐,绝大多数追到中固城就跑不动了,他们和杨信猜测的差不多,都是昨天傍晚从叶赫城南下,然后用了一夜时间到威远堡。原本是想扈尔汉守住开原,他们在威远堡休整后发起进攻,结果刚进镇北关就遇上扈尔汉的信使知道开原丢了,野猪皮只能放弃在威远堡休整,直接南下进攻。

    然后杨信这个不要脸的,居然跑得比兔子都快,狂奔一百多里的建奴不得不马不停蹄地追击,到中固城已经快两百里了。

    这是骑兵单日的极限。

    还能跑到铁岭那是累死一堆战马才换来的。

    但懿路城是真追不到了。

    而明军稍好点,从开原到懿路城还不到骑兵的极限,这些骑兵在懿路城吃饱饭,立刻就驱赶城内及周围几个堡垒的军户南下。这时候在开原带来的马匹发挥巨大作用,说到底就几千人而已,更何况民间马匹数量众多,黎明时候他们就到达了蒲河。然后略微休息,在李如桢或者说杨信的逼迫下,连同蒲河城及周围堡垒的军民,同样被驱赶着怨声载道地前往沈阳。至于这些城池和堡垒里带不走的物资,统统被那些京营士兵根据杨信命令给点上火,这些混蛋连人家房子都不放过,能烧的统统烧成了灰烬。